一、 实验目的
1、学习剖离果蝇幼虫唾腺和压制唾腺染色体标本的方法
2、观察唾腺细胞的巨染色体的特征
二、 实验原理
果蝇唾腺染色体是一种典型的多线染色体。它是果蝇唾腺细胞核内有丝分裂所致,即核内染色体中的染色线连续复制而染色体并不分裂,结果使每条染色体中的染色线多达500~1000条,其长度和体积分别比其它细胞的染色体长100~200倍、大1000~2000倍,因此也称巨型染色体。由于每条染色体的染色线在不同的区段螺旋化程度不一,因而出现一系列宽窄不同、染色深浅不一或明暗相间的横纹。不同染色体的横纹数量、形状和排列顺序是恒定的。利用这些特征不仅可以鉴定不同的染色体,还可以结合遗传实验结果进行基因定位。此外,由于其体细胞同源染色体的配对,故易于进行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的细胞学观察和研究。
三、 实验材料
果蝇三龄幼虫
四、用具及药品 1、仪器用具:显微镜、双目解剖镜、培养瓶、载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针、吸水纸、酒精灯、火柴等。
2、药品试剂:无水酒精、冰醋酸、1%醋酸洋红、改良品红、生理盐水( 0.7%NaCl)、1N盐酸、蒸馏水。
3.培养基:玉米琼脂培养基。
五、实验步骤
1、幼虫培养
置于16—18℃下饲养,当幼虫爬上瓶壁准备化蛹前,即为三龄幼虫,此时虫体肥大,便于解剖,是制备唾腺染色体的最理想时期。
2.腺体剖取
选取发育良好、虫体肥大的三龄幼虫,置于载玻片上,加几滴0.7%生理盐水,在双目解剖镜下左手持解剖针压住虫体中后部,右手持解剖针按住头部(即口器稍后处),轻轻向前拉动,使头部扯离虫体,从而拉出唾腺。腺体为一对囊状结构,位于食道两侧,由单层细胞构成,在解剖镜下成透明状态;腺体侧常有少量泡沫状脂肪体,呈乳白色当剔除;最后留下一对腺体待用。整个剖取过程须在生理盐水中进行。
3.解离
把载玻片上的幼虫其它部分除去,用吸水纸小心吸去生理盐水(注意吸水纸应离唾腺远些,以免吸附唾腺),加1滴1N HCl,浸2—3分钟,使组织疏松,以便压片时细胞分散,染色体散开。
4.染色
用吸水纸吸去盐酸,加1滴蒸馏水轻轻冲洗后吸干,加2滴醋酸洋红或改良品红染液,染色5—20分钟(此过程应保持腺体一直处于染液的浸泡中)。
5.压片
如果染液有沉淀,可换上新鲜染液或45%醋酸,盖上盖玻片压片,然后用吸水纸包被玻片,吸干多余染色液,并用手指轻压盖玻片,再用铅笔的橡皮头或解剖针柄垂直轻敲,或进一步用拇指在盖玻片上适当用力压片,注意勿使盖玻片移动。
6.观察
将制片置低倍镜下找到分散好的标本,移至视野中心,然后转到高倍镜下观察。对染色体分散、个体性清楚的片子,应仔细观察染色体的横纹数量、形状和排列顺序,以便对照模式照片辨认出不同的染色体臂。
六、作业
1.绘制你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果蝇唾腺巨染色体图
2.每人制1张染色体分散、横纹清晰的临时片。
3.什么是染色中心(chromocenter)?
4.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联会(synapsis)应出现在什么类型的细胞中?
5.利用巨大染色体可以进行哪些遗传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