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和要求 1 了解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大分子的水解能力。 2 了解不同微生物有不同的酶系统。 3掌握微生物大子水解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4掌握大分子试验在微生物鉴别中的作用。 二.基本原理 各种细菌在代谢类型上表现了很大的差异。不同的细菌分解大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能力不同,所能发酵的类型和最终产物也不一样。不同细菌对营养的要求不同也说明了它们有不同的合成能力。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它们是有不同的酶系统。 细菌的这种生化反应的多样性在自然界产生了两种结果:第一、使自然界所有的有机分子都有可能得到分解;第二、使不同细菌之间有了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的基础,例如,一种微生物能利用另一种微生物所分解的产物。 另一方面,细菌的生化反应的多样性也被人们作为细菌的鉴定和分类方法来利用。 本部分是通过细菌对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试验、糖发酵试验、鉴定肠道菌的其他不同生化反应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抗生素的测定等几个实验,来证明不同的细菌其生化功能的多样性和微生物之间的互相作用。 细菌对大分子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不能直接利用,必须靠产生的胞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胞外酶能分泌扩散到细胞外,将物质分解成小单位如糖、氨基酸、甘油与脂肪酸。这些小单位的物质能被细菌吸收和利用。水解过程可通过底物的变化来证明,如细菌水解淀粉的区域,用碘测定不再产生蓝色;水解明胶可观察到明胶被液化;脂肪水解后产生脂肪酸改变培养基的pH,其中的中性红指示剂使培养基从淡红色变为深红色。 三.实验器材 1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Bacte-rium Pyocyaneum)斜面各一支; 2油脂培养基,淀粉培养基,明胶培养基,无菌平皿,接种环和接种针,革兰氏染色用卢戈氏碘液(Lugol's iodine solution)等。 四.操作步骤 1.油脂水解试验 (1)将溶化的油脂培养基冷至45℃左右时,充分振荡,使油脂均匀分布,用无菌操作倒入平皿中,待凝。 (2)将制成的平板用记号笔划成两半,一半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对照,另一半接种枯草芽孢杆菌作为试验菌,均用无菌操作画“+”接种,如图Ⅹ-1。 (3)将接种的平板倒置于37℃温室中培养24小时。 (4)取出平板,观察平板底层长菌的地方,如出现红色斑点,说明脂肪被水解,为阳性反应。 2.淀粉水解试验 (1)将淀粉培养基溶化后,冷至45℃左右,以无菌操作制成平板。 (2)用记号笔将平板划成两半,一半接种大肠杆菌作为试验菌,另一半接种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对照菌,均用无菌操作划线接种,如图Ⅹ-2。 (3)将上述已接种的平板倒置于37℃温室中培养24小时。 (4)将已培养24小时的平皿取出,打开皿盖,滴加少量卢戈氏碘液于平板上,轻轻旋转平皿,使碘液均匀铺满整个平板。如菌苔周围出现无色透明圈,说明淀粉已被水解。透明圈的大小、说明该菌水解淀粉能力的强弱。 3.明胶液化试验 (1)取三管明胶培养基,用记号笔标明各管接种的菌名。分别以无菌操作用接种针穿刺接种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 (2)接种后,置20℃温室中培养2—5天。 (3)观察明胶培养基液化情况(图Ⅹ-3)。 五.实验报告 结果 将结果填入下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