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实验

Experiments of Plant Physiology

课程代码:07910502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专业

课程学时48学时

课程学分2学分

修读学期:4学期

先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等


二、课程简介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为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任选课是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加深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理论和实验基本原理的理解内容涉及植物生理学的水分生理、矿质营养生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长发育、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抗性生理等实验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的一些操作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等基础知识。【支撑毕业要求3.1

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支撑毕业要求8.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支撑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3.学科素养

3.1【学科基础】从生物大分子、细胞、个体、生态系统到生物圈等不同层次水平上掌握生物学科的基础理论知 识,扎实掌握规范的生物学实验技能,理解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科前沿知识,了解生物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 理解中学生物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内涵

课程目标1

8.沟通合作

8.1【团队协作】在实践教学中和课堂内外活动中,能够理解学习共同体的特点与重要价值,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掌握团队协作知识、方法与技能,并能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互助合作,解决问题。

课程目标2

、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支撑的课程目标

学时安排

实验一 植物的水分生理研究

讲授法、小组实验

课程目标1.2

6

实验二 植物光合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的研究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讲授法、小组实验

课程目标1.2

6

实验三  生长素和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讲授法、小组实验

课程目标1.2

6

实验四 Yaxin-1101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光合作用参数

讲授法、小组实验

课程目标1.2

6

实验五 植物呼吸作用的研究

讲授法、小组实验

课程目标1.2

6

实验六  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TTC法)

讲授法、小组实验

课程目标1.2

6

实验 种子生命力的快速检测

讲授法、小组实验

课程目标1.2

6

实验八 极端温度对植物的伤害

讲授法、小组实验

课程目标1.2

6

合计

48

2 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二)具体内容

3 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必开/选开

1

植物的水分生理研究

学会使用阿贝氏折射仪测定蔗糖浓度;学会使用称量工具;学会配制不同浓度的试剂;学习测量植物组织中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及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

6

综合

2

必开

2

植物光合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的研究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初步学会使用7220型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体色素的吸光度;学会吸收光谱曲线的作法;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色素的方法;验证和理解色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学习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理解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区别和作用;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温度、光照、营养元素等)植物的叶绿素含量;理解环境条件对植物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6

综合

2

必开

3

生长素和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观测不同浓度的ABAGA对小麦根芽生长的不同影响

6

综合

2

必开

4

Yaxin-1101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光合作用参数

了解和掌握Yaxin-1101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光合作用参数的方法及不同植物光合日变化的规律。2

6

综合

2

必开

5

植物呼吸作用的研究

学习用定量的方法,测定呼吸作用的强度;测定不同温度对呼吸速度的影响;学会测定呼吸商的方法;

6

综合

2

必开

6

 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TTC法)

掌握TTC测定根系活力测定的原理与方法。学会配制不同浓度的试剂。学会制作TTC标准曲线。学会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6

综合

2

必开

7

种子生命力的快速检测

学会快速测定种子活力的方法;了解储存条件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6

综合

2

必开

8

极端温度对植物的伤害


学会使用电导率仪测定溶液的导电性;学会对所测定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和解释;学会使用蒽酮检验的方法对可溶性糖进行检测;学会使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植物是否受到低温的伤害以及伤害的程度进行测定;

6

综合

2

必开

、教学方法

1)通过网络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让学生心中有数);

2)教师讲解(实验原理与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2人一组)或独立完成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课程考核

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成绩评定办法,平时考核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课堂讨论等,期末考试包括理论闭卷考试。

不考试时:总成绩(100%=实验操作(20%+实验报告(60%+ 课堂讨论(20%

有考试时:总成绩(100%=实验操作(20%+ +期末考试成绩(60%+实验报告(20%)。

七、课程思政

通过学习植物生理学领域的典型事例,实验过程中体会植物生理学和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激发实践创新、科技强国的爱国情怀,培养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主要是本门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主要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课程调查问卷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绩。相应课程目标评价方式见表3

3  课程目标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课堂讨论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调查问卷根据本门课程目标制作,主要反映被调查者(教师本人或学生)对

课程目标达成的满意度,满分为100分,80100分为完全达成,6079分为较好达成,059分为未达成;平时表现分为课堂论文,平时作业,课堂讨论等,根据完成情况赋分;期末考试成绩根据学生得分赋分。最终按照表4所列分值为百分比权重进行转换。

4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课程目标

合计

实验报告60%

实验操作20%

课堂讨论20%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1

50

30

10

10

课程分目标达成度=0.60×(分目标实验操作平均分/分目标实验操作总分)+0.20×(分目标实验报告平均分/分目标平时成绩总分)+0.20×(分目标课堂讨论平均分/分目标课堂讨论总分);

课程目标整体达成度=课程分目标达成度的最小值。

课程目标2

50

30

10

10


5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有考试时

课程目标

合计

期末考试60%

实验操作20%

实验报告20%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1

50

30

10

10

课程分目标达成度=0.60×(分目标实验操作平均分/分目标实验操作总分)+0.20×(分目标实验报告平均分/分目标平时成绩总分)+0.20×(分目标课堂讨论平均分/分目标课堂讨论总分);

课程目标整体达成度=课程分目标达成度的最小值。

课程目标2

50

0

25

25


、课程资源

(一)建议选用教材

张志良、翟伟箐、李小方.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6

(二)主要参考书目

[1] 潘瑞炽,王小菁,李娘辉. 植物生理学(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7

[2] 李合生. 现代植物生理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王忠. 植物生理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 上海植物生理学会等. 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执笔人:汪全秀

参与人:樊海燕

课程负责人:汪全秀

审核人(系/教研室主任):彭波

审定人(主管教学副院长/副主任):荆胜利

20238


仪器设备

总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