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植物学实验

Experiment of Botany

课程代码:07111081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课程/限选课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类)

课程学时36学时

课程学分1学分

修读学期:2学期

先修课程:植物学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与植物学课程理论教学相匹配的实验操作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熟练应用显微镜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同器官进行解剖,掌握植物根、茎、叶的显微结构特征,掌握植物生殖过程中雌雄蕊的发育与结构、胚与胚乳的发育与结构;熟练应用解剖镜对植物分类所涉及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描述,掌握被子植物主要分科的形态和识别特征,能够应用检索表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检索出常见植物的科名。

、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规范进行各项实验操作的能力。掌握观察植物不同器官形态结构与发育过程的方法,具备识别和鉴定不同植物类群的能力,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3.1

课程目标2掌握植物学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思想和方法,具有综合运用科学思想和方法,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严谨、认真的求知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学风。【支撑毕业要求3.2

课程目标3通过实验训练,强化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植物学相关的问题的意识,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支撑毕业要求8.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3.学科素养

3.1【学科基础】从生物大分子、细胞、个体、生态系统到生物圈等不同层次水平上掌握生物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掌握规范的生物学实验技能,理解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科前沿知识,了解生物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 理解中学生物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内涵。

课程目标1

3.学科素养

3.2【知识融合】具有宽广的学科视野,学习数学、化学、物理和信息科学等与生物科学密切相关跨学科知识,并了解这些学科与生物学之间联系,了解中学生物与中学化学、中学物理等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

课程目标2

8.沟通合作

8.1【团队协作】在实践教学中和课堂内外活动中,能够理解学习共同体的特点与重要价值,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掌握团队协作知识方法与技能,并能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互助合作,解决问题。

课程目标3

、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2 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支撑的课程目标

学时安排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和植物绘图

课程目标1

3

实验二植物制片与染色及显微化学鉴定

课程目标1

3

实验三细胞结构和植物组织类型

课程目标2

3

实验四根系类型及根的结构

课程目标2

3

实验五芽及茎的结构

课程目标2

3

实验六叶的形态与结构

课程目标2

3

实验七花、果及种子的形态与结构

课程目标2

3

实验八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

课程目标3

3

实验九地衣、苔藓及蕨类植物

课程目标3

3

实验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程目标3

3

实验十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

课程目标3

3

实验十二植物的采集、培养与标本制作

课程目标3

3

合计

36学时

(二)具体内容

3 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必开/选开

1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和植物绘图

了解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原理,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植物绘图要领。正确使用显微镜,并绘制比例适当、线条流畅的植物图。

3

验证型

1

必开

2

实验二植物制片与染色及显微化学鉴定

掌握临时装片及徒手切片的方法;学习植物制片的一般染色方法,掌握常用显微化学鉴定方法。

3

验证型

1

必开

3

实验三细胞结构和植物组织类型

观察和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弄清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观察和掌握植物组织的类型和特征及在植物体中的分布规律

3

验证型

1

必开

4

实验四根系类型及根的结构

认识根系的类型、根尖的分区及结构,认识和掌握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3

验证型

1

必开

5

实验五芽及茎的结构

了解芽的结构和类型;认识茎尖的结构;认识和掌握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的特点。

3

验证型

1

必开

6

实验六叶的形态与结构

认识叶的组成和叶的各种形态;认识和掌握各类植物叶的结构特点,并区别不同生态类型叶的结构特点。

3

验证型

1

必开

7

实验七花、果及种子的形态与结构

认识和掌握被子植物繁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3

验证型

1

必开

8

实验八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

认识和掌握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的一般特征,了解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在系统分类中的演化地位。并认识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中的常见经济种类。


验证型

1

必开

9

实验九地衣、苔藓及蕨类植物

认识和掌握地衣、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了解三类植物在系统分类中的演化地位。并认识常见经济种类。

3

验证型

1

必开

10

实验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运用掌握的实验方法与技能解剖观察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及主要特征,掌握其在系统演化中的地位。并认识常见植物种类。

3

验证型

1

必开

11

实验十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

采集常见植物标本并综合运用植物解剖学与分类学知识与技能对它们进行分类鉴定,并编写出分种检索表。

3

综合型

1

必开

12

实验十二植物的采集、培养与标本制作

学习与掌握植物的采集、培养与标本制作的方法,综合运用植物学知识与技能对它们进行分类鉴定。

3

设计型

1

必开

、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为讲解法、演示法、研讨法等。

、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

总成绩(100%=考核方式1成绩(10%+ 考核方式2成绩(20%+ 考核方式2成绩(70%

七、课程思政

1.培养科学家精神:教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展现求真务实的态度,坚持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的世界观。

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自然规律,尊重生命,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介绍国内外在植物科学领域的重要发现及其对社会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4.提升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植物学实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5.促进思辨能力和道德判断力:在实验探索中引入伦理和社会问题的讨论,例如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伦理责任感。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主要是本门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课程评价主要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课堂讨论三部分成绩。相应课程目标评价方式见表4

4 课程目标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实验操作

实验报告

课堂讨论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调查问卷根据本门课程目标制作,主要反映被调查者(教师本人或学生)对课程目标达成的满意度,满分为1.0分,0.71.0分为完全达成,0.40.7分为较好达成,00.4分为未达成;平时表现分为实验操作,平时作业,课堂讨论等,根据完成情况赋分;期末课程论文根据学生论文质量赋分。最终按照表5所列分值为百分比权重进行转换。

5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课程目标

实验操作70%

实验报告20%

课堂讨论10%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1

70

20

10

课程分目标达成度=0.70×(分目标实验操作平均分/分目标实验操作总分)+0.2(分目标实验报告平均分/分目标平时成绩总分)+0.1(分目标课堂讨论平均分/分目标课堂讨论总分);

课程目标整体达成度=课程分目标达成度的最小值。

课程目标2

70

20

10

课程目标3

80

20

0

注:1.权重为对应评价方式在相应课程目标中的权重,A1%+A2%+An%=100%

2.目标分值为课程目标对应评价方式的满分,同一评价方式目标分值之和为100

3.实际平均分为参与评价的学生在该评价方式的平均分。

4.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值为实际平均分/目标分值*对应权重之和。

5.整体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值为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值的最小值。

、课程资源

(一)建议选用教材

王幼芳等主编,《植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二)主要参考书目

[1] 王金平主编,《植物学实验》,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杨继主编,《植物生物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及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

[3] 童恩预等主编,《植物学实验指导》,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

[4] 李景原主编,《植物学实验指导》,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5] 高信曾主编,《植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6] 周仪军主编,《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7] 周云龙主编,《孢子植物实验及实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8] 尹祁棠主编,《种子植物实验及实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9] 陈阜东主编,《植物简易实验观察》,科学出版社,1985.

(三)其它课程资源

[1] 植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http://plantsci.hunau.edu.cn/

[2]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http://plant-c.njau.edu.cn/

[3] 森林植物实验教学中心http://slzw.csuft.edu.cn/

[4] 广西大学植物科学实验中心http://zwkx.gxu.edu.cn/


执笔人:卢东升

参与人:王金平

课程负责人:卢东升

审核人(系/教研室主任):于同雷

审定人(主管教学副院长/副主任):荆胜利

2023 8  


仪器设备

总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