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标准

一、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 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

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能力。包括基本仪器操作技能,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记录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数据、写作实验报告的能力。

2. 开设本实验课程的要求

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形成科学严谨、塌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品质。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科研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是:通过实验,加强和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学会使用常用的实验仪器,掌握实验方法;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能根据实际问题要求设计简单实验,采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得出结论。养成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3. 开设本实验课程的个数和总时数

本实验课程标准共列出实验项目6个,全为必开实验,共48学时。学分2.5

二、植物生理学实验面向生物科学专业,计划在第4学期开设。

三、实验内容和课时安排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别

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     

01

植物水分生理观察

综合型

8

理解自由水和束缚水、水势的概念;理解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状态同植物生理的关系,理解植物细胞具有一定水势的生物学意义

学会使用折射仪测定蔗糖浓度;学会使用称量工具;学会配制不同浓度的试剂;学会判断组织的等势浓度;学习测量植物组织中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及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

02

植物对离子的吸收研究

综合型

8

通过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对离子的吸收速度的变化,理解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原理

学会使用PH计和精密PH试纸测量溶液的酸碱度;理解生理酸性盐和生理碱性盐的概念;学会处理数据和吸收速度量化的方法;理解实验中“对照”设计的意义

03

光合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的研究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综合型

8

理解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及分离原理,研究其化学性质和光学性质,加深对光合色素生理功能的理解;理解叶绿素含量是植物重要生理指标之一,进一步分析哪些环境条件同叶绿素含量相关

理解光谱分析技术基本原理;学习可见光及紫外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学会标准曲线的作法;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色素的方法,验证和理解色素的物理、化学性质;测定不同色素的吸收曲线,理解其生理功能;学习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温度、光照、营养元素等)植物的叶绿素含量;理解环境条件对植物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04

环境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综合型

8

理解呼吸作用过程的本质是一系列酶促反应,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进一步理解呼吸的原理

学习用半定量的方法,测定呼吸作用的速度;测定不同温度和呼吸抑制剂对呼吸速度的影响;讨论实际生活中抑制或促进呼吸作用的例子及其原理

05

植物的组织培养

综合型

8

理解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体验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并理解其成功的关键

学习各种培养基的制备和无菌操作的技术;学习获得无菌化的植物外植体的方法;理解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06

植物逆境生理研究

设计型

8

理解植物同环境的关系,理解植物对于逆境的生理反应;了解实验设计原理,尤其是对照设计的重要作用

根据植物对于不良环境的反应,设计实验,要求:实验设计合理;可以验证,有可行性;指标选择合理;实验分析有据,报告符合规范

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实验课采取分小班上课的方式,2人一组,小型仪器和用具每组一套,大型仪器共用。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指导,并作预习报告,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实验课上教师要少讲,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要强调注意事项,保证实验的安全和效果。要鼓励学生讨论、提问、质疑,使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全身心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种积极、民主、平等、互动、相互尊重、愉快合作的学习氛围,肯定学生的建设性意见和创造性想法。每次实验要求写实验报告,而且要规范整洁。

五、成绩考核方法

实验成绩的合成 = 平时成绩50% + 期末考试成绩50%

平时成绩 = 考勤(25%) + 实验操作(25%)+ 实验结果(25%) + 实验报告(25%)

六、分组情况

实验2人一组,小型仪器和用具每组一套,大型仪器共用。

七、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张志良主编,《植物生理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三版。

张宪政等主编,《植物生理学实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洪如林等,《高中生物学实验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执笔人:谢素霞 负责人:赵万鹏

仪器设备

总点击榜